当前,电池包中电池单体所在空间与外部隔离,当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时,储存在锂离子电池里面的电能和化学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释放,喷出的火星和热空气都在电池单体所在的仓体中扩散,使得锂离子电池里面的温度甚至能达到900℃以上,同时热失控中电解液、活性物质分解产生的大量气体会导致电池里面的压力急剧升高,如果不加以处理,热失控电池单体喷出的火星可能飞溅至周围的电池单体,易使周边电池单体接连热失控,产生连锁反应,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隐患,极易引起爆炸。
为了保证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通常生产商会在电池壳上设计一个防爆阀,在压力过高时能够及时将防爆阀打开,释放电池里面的压力,防止热失控中电池发生爆炸。
1月21日,宁德时代一件相关专利在国家专利局获得公开,涉及一种电池包及交通设备。根据专利描述,发明中的电池包包括:箱体组件(1);约束组件(3),设在箱体组件(1)内,约束组件(3)的内部具有容置腔(6),约束组件(3)和箱体组件(1)之间具有第一排气通道(7),约束组件(3)上设有连通孔(33),连通孔(33)将容置腔(6)和第一排气通道(7)连通;和电池模组(2),设在容置腔(6)内。
根据专利描述,应用专利中的电池包,在发生热失控时,喷出的流体只能从容置腔直接经过连通孔进入第一排气通道,防止流体进入其它约束组件内影响正常的电池模组,能大大的提升电池包的安全性。
进一步检索宁德时代关于电池防爆技术的相关专利,发现共有130件,其中已授权的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112件,审查中的14件,失效的4件。在这样一个细小的技术领域内,就有如此多的专利储备,可见宁德时代的技术深度。
也许,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强大的专利储备,才使得宁德时代在面对“二线”厂商时才能如此强悍。
此前,宁德时代起诉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利侵权一案,在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即是和防爆阀有关。该案件诉讼标的金额1.2亿元。在此案件中,宁德时代认为塔菲尔制造和销售多款电池产品,与宁德时代的防爆阀设计相同或类似,严重干扰了正常市场秩序,侵犯了宁德时代知识产权。除了1.2亿元赔偿,宁德时代还希望塔菲尔停止制造、销售和许诺销售侵害宁德时代专利权的电池产品。
和曾毓群一样,塔菲尔的创始人也曾在ATL任职,还挖了一些宁德时代的研发人员,可以说技术底子一脉相承。但成立时间不久的塔菲尔,在专利积累上肯定没有宁德时代深厚。面对宁德的证据链,塔菲尔尝试了3次“抵抗”,试图主动去无效掉宁德时代的一件核心专利,但未能成功,最终在此案件中只能乖乖“赔钱+割专利”,以换取和平发展。
此外,宁德时代和中航锂电也还打着专利官司。只是中航锂电可不像塔菲尔,其背后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就是造歼10、轰6以及一众坦克飞机的那家大型国有公司。所以。。。好好沟通,表明姿态,握手言和,也就行了吧?
今年两会期间,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曾毓群还提交了一份关于锂电池知识产权保护的提案。他认为,目前国内锂电池知识产权诉讼案件时有发生,企业维权过程较为艰难,存在取证难、维权成本高、维权周期长、商业机密维护难等问题。真是操碎了心。
不过想来也不奇怪。动力电池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内有比亚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蜂巢等企业的追赶,外有LG、SKI、三星SDI、松下等强敌的阻击,虽然目前仍然占据动力电池全球装机量的头把交椅,但优势也不明显。
尤其是从LG化学拆分出来,即将上市的LG新能源,其在欧美市场随新能源市场的崛起强势增长,在国内也不断开拓抢夺市场,慢慢的变成了宁德时代强有力的威胁。
内忧外患之下,强大的专利储备或许是宁德时代第二信得过的防守武器。最应该信得过的,还是技术创新——比如率先将钠离子电池推向商用,抢占先机。
透过专利看技术。关注前沿情报站(qyqbz_2021),获取国内外最新汽车技术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