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众动力总成的一张平面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显示着数十个色标,标志着3D打印技术在大众动力总成生产线得到了数十次实际应用,也代表着数十次的生产保障与降本增效。这些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只是徐双双服务生产一线、助力降本增效的“冰山一角”。
2011年,徐双双入职大众动力总成,至今已扎根生产一线年,先后在缸体、罩壳模块担任操作工岗位,可谓生产线上的“百事通”。通过生产线上的持续深耕与业余时间的勤奋学习,无论是编程加工工艺、夹具设计、数字化技术、现代测量技术等生产技术,还是智能相机视觉应用、工业机器人联网调试、Python大数据分析、电工、Power BI等进阶能力,徐双双都有所涉猎,考出了一本又一本证书的他,技能点愈发丰富。
技多不压身。当所有的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后,徐双双成了企业中一名降本增效达人,他不断以各项技能解决生产线上诸多问题,为企业节省了数百万元成本。日前,徐双双荣获“2022年度上汽集团青年五四奖章标兵”荣誉称号。
在大众动力总成,谈及3D打印,多数员工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徐双双。2019年,徐双双作为公司海鸥参数图片)创新工作室旗下技师工作室的第一批成员,受公司领导鼓励开始探索3D打印技术,并且很快就有了第一项成果,为生产线打印出了一个辅具支架,提高了辅具定位摆放的效率。
“日常工作中,我经常发现生产线有一些小的需求,这种需求找供应商解决不仅流程慢,而且报价还不便宜。为啥不自己试试呢?”徐双双说。
断裂卡爪的打印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有一回,IVM生产线上一台机床内抓料的卡爪发生断裂,机床不能上下料,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生产线就要被卡在这一环。“即便第一时间联系供应商维修,也需要3天时间。”徐双双说,“所以我决定自己做一些尝试。”
研究卡爪结构、建模、画图纸,到最后3D打印出成品,徐双双一共花费了4小时。由于设计图纸时做了结构加强,打印出来的卡爪性能不输给原始的金属卡爪,可完全满足生产线应急使用的需求。经过徐双双的努力,原本要停机3天的生产线在当天就恢复了生产,帮助公司避免了巨大的停产损失。
徐双双验证了3D打印的潜力。在他与海鸥创新工作室的共同努力下,低成本的3D打印在生产线余项持续改进,有效节省了备件成本、减少了浪费、提升了效率,经大众汽车集团评审认证,共计节省本金50万元。
大众动力总成在3D打印领域一系列的应用案例也赢得了大众汽车集团的认可。前段时间,Roadmap 2025项目“方法组”将“3D打印在VWPT的应用”评选为“大众集团中国区2022年度最佳案例”,面向整个大众汽车集团宣传和推广。
服务一线年,刚加入公司海鸥创新工作室时,徐双双参加了一场公司领导组织的盖洛普优势测试。测试结果为,徐双双的五大优势天赋包含学习、思维、责任、分析与排难。
这些优势正是徐双双能力的真实写照。尽管一线操作工的工作占用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做六休一、日夜倒班,但是徐双双一刻也没有停止学习,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圈,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考证达人”。高级技师证书、电工中级证书、FANUC程序员A&B认证、智能相机视觉应用……一大摞证书证明了徐双双的能力,更为他服务生产线提供了充足的工具。
“不要沉溺于舒适圈,要勇于迈出提高个人的第一步。”这是徐双双始终坚守的信条。他的涉猎极为广泛,对生产线的服务也不局限于自己所在的装配线。在生产线大改造期间,徐双双数次担任改造现场管理职务,负责管理现场零件加工与超差尺寸调整。此外,他还不断学习外方对于Grob机床的操作与编程工艺技术经验,拥有丰富的一线调机与故障解决经验。
无论是装配线还是机加工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徐双双的身影在整个厂区都随处可见。他参与了机器人自主调试改造、新机型1.5T设备改造、涂油自动化改进、托盘定位优化和清洁度提升、自主特种夹具改造维护等诸多项目,为厂区各生产线开展各种项目改造、持续改进及专项课题,共计节省了500多万元。
在徐双双看来,他的成功既有自己努力奋斗的因素,也离不开公司领导“变革创新、精益求精”的理念,以及对人才培训的重视。如今,徐双双化身为“徐老师”,积极投入到公司的人才梯队建设工作中。
“3D打印并不是一个门槛很高的工具。”徐双双表示,“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生产线的需求,按需求设计图纸。”通过向最接近生产线的一线员工推广,生产线的不少问题获得了低成本、短耗时的解决方案。一位同事成功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了油液分离器,解决了废油分离成本高的问题,获得了大众集团劳率大会最佳案例荣誉称号;另一位同事自行设计了闷盖防错信号盒,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发动机的返修率。